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老樹根魔法木工坊訪後感

雙線道的右車道很突兀地出現一幢建築物,就是我們要走訪的「老樹根魔法木工坊」,進入鐵皮屋圍成的建物是各色各樣的木製品販賣場。
工坊的創辦人兼負責人江經理下樓親自接待,引導我們去看他的文化創意經營的歷程和成果。穿過賣場到屋後,正中央有他大嫂的長條狀田地,切割成數塊,夾雜種著時菜,一些蝶兒飛舞其間。田地的左側有一條柏油路,柏油路的另一邊是民宅的後壁。田地的右側,有幾處屋舍是工坊的重鎮,我們繞過緊臨工坊賣場之工廠廠後的木板步道,來到一間開放式的工作坊,漂流木枝織列成籬,籬上散佈著具鳥形的漂流木塊,漆色成不同的鳥。江經理描述了一些世界的鳥的故事。
▲由漂流木塊漆成的彩色鳥棲在木籬上看出坊主的創意。

接著來到舊三合院,一間五六十年歷史的土角厝轉成為獨角仙的養殖房,房外有兩雙巨大的獨角仙木刻。之後,我們參訪魯班益智館,館旁依然有舊木工廠房的設備,但看不到堆積如山的成品或物料。空曠的廠房內,數位師傅正在做些創意產品﹣﹣長板凳上的棋盤。
在魯班益智館看完該館成立的影片介紹,我們得知這是一家從生產木工玩具,轉到大型戶外木工遊樂場,再轉到文化創意產業的例子。這轉變過程中,有生產及行銷的大時代宿命﹣﹣台灣須把從傳統的代工轉移到大陸,而原有的工廠及人才,必須另謀出路。謀出路的途徑之一是以文化為基底另創產業,這種轉換是一種進化行為,適者生存,不適者必亡。
老樹根魔法工作坊的轉型是適者生存的模範之一,江經理謙稱小成,但仍有許多困境及待改善:
  • 整個工作坊受限於現址周遭的零亂景觀,加上工作坊的零落散布,動線不佳。
  • 當區域性的工作坊是可行的,但很難成就吸引外國觀光客的景點。
  • 建物佔據道路的一半讓人覺得該店有侵路權之不良印象,有待與市府協商解決。
  • 整個工作坊的識別系統及園區識別亟須改善。
  • 木工產品的開發須源源不斷。
  • 具文化意涵的木工商品須努力開發。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探文化基因於易理

中國的五千年文化係由形而下的「器」及形而上的「道」交織而成。其先賢觀天地、察人文,而始創《易經》,再經孔子寫「易傳」而使《易經》從卜筮之用進入哲學之林,終使《易經》為群經之首。易理被廣泛在各個領域而斐然成章,其可用於設計亦理所當然。

易經的形成
  • 觀察→歸納
  • 萬事萬物→陰與陽
  • 具象→抽象→符號→意義
  • 易的演化→連山(失傳)→歸藏(失傳)→周易
  • 原始用途在預測未來
演繹
  • 抽象→具象(新意義)
  • 太極→二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 。
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八卦圖
依排列方法,有先天八卦及後天八卦。下圖是先天八卦圖,其組合法是與中心點連成一線的兩卦合起來都是三個陽爻與三個陰爻,如乾與坤;巽與震;兌與艮;坎與離。

後天八卦的排列則依實用如方位等而分布,其由右下依順時針排列,依序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坎代表北方、離南方、震東方、兌西方,餘類推。

八卦相疊成六十四卦
以八卦尚無法代表天地萬象,故將八卦重疊,又稱為重卦,其組合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分上下經及卦序
上經1~30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蓄、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

下經31-64
咸、恆、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六十四卦卦序歌訣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蓄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恆遯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易卦的組成
  • 八卦→六十四卦
  • 六十四卦 →卦象→卦名→卦辭
  • 卦→爻位→爻名→爻辭
例子:
卦名:乾。
符號: ,上乾下乾。
卦序:1
卦辭: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咎。
九四:或躍在淵,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易傳
  • 易經→易傳(十翼: 彖傳上下、 象傳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卦序、雜卦)
  • 卜筮→哲學
易用
  • 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製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
  • 包犧氏殁,神農氏作,斷木為耜,楺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 刳本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 蓋取諸渙。
  •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 蓋取諸隨。
  •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蓋取諸豫。
  •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 蓋取諸小過。
  • 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
  •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蓋取諸大壯。
  • 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无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 蓋取諸大過。
  •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蓋取諸夬。
以易為文化基因之設計實例
  • 瓦、杯茭、筷子、八卦、圍棋、風水。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體院舞蹈公演彩排觀後感

午後二時,與趙老師、二位研究生及三十多位大學部的學生到台中中山堂看體院學舞蹈系的成果公演彩排。
彩排分成上下兩半場,前半是用西洋樂曲描述編舞者的The Youth經驗,有童年的溜滑梯嬉戲,也有青壯年的卡門式三角戀愛。因樂曲的文化距離較遠,所以起共鳴的效能略弱。
後半場是以本土作曲家楊三郎的「秋怨」、「望你早歸」及嘉義民謠「一隻鳥哮啾啾」,舞譯出1950年代台灣女子思念情人,為命喪異地的愛人祭蓮花、為生民無祖國的辛酸與無奈,令人看了淚溼衫襟。


壓軸的「花嫁」則從悲情急轉,將待嫁女兒的內心世界以及世俗對新娘的期待,經由媒人婆的丑趣牽婚,終成熱鬧歡欣的嫁娶。

就這些作品看,編舞者須對前人的經典音樂、特定時代精神與象徵符號、舞蹈語言、燈光營造等有良好的整合,才能有佳作產生。
可見好的作品,是技能與文化的結合,或者說是「器」與「道」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延伸閱讀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Swatch的設計與文化之啟示


路過百貨公司前的Swatch專門店時,偶而會進去逛一逛,夢想會再看到多年前買的那一支,錶面有乾隡三希堂的印章,很有中國風 (上圖最最右)。多年帶用,但長期使用腕帶已斷,容易掉落,想換新的,但好幾家swatch店都說沒那一款腕帶,無法如願總是一憾。
這一次福至心靈地進入店內,以前那種非常有藝術氣氛的展示已做了改變,櫃枱小姐說明新的潮流是穿金帶銀的樣式,另外是配合北京奧運的中國風。其中有鳥巢運動館的紋樣以及其化的花色,有的貴氣重,有的則纖巧。我好奇地用她,看過紅樓夢沒?她說看過,我指其中一支 (上圖右二) 說蠻適合寶釵帶,她頷首,我再問她,那一款適合黛玉,她找一下,看起來真的很適合,再問她何者適合熙鳳,她找了一回,似乎不不太肯定哪一款。
很有趣的發現,櫃枱小姐竟看過紅樓夢,是很有文化的。
若Swatch錶的設計能配合金陵十二釵來設計,確實是個有趣的課題。

延伸閱讀

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設計與時代精神(zeitgeist)

設計是動態的,必須迴盪在「器」與「道」的漩渦找到其中心點。「器」會隨著「道」的改變而起變化。「道」是什麼,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是文化。文化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時代精神,即德文的zeitgest。zeitgest這個字描述一個時代的知識的及文化的氛圍。
時代一直在進化,人類文明的進程,從茹毛飲血進入遊牧時代,再進入農業時代,再進入工業時代,再進入資訊時代。每一時代,都有它的基本需求、典範(paradigm)及時代精神。例如,二十世紀的時代精神是求征服大自然,講求消費及一致性,但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精神講求的是環保、永續發展及樂活。
二十一世紀的設計師,他(她)的設計必須符合時代精神才可存活。換言之,時代精神像大海潮,設計師像是眾多船隻中的舵手之一,必須順著這一海潮才可順利航行。海潮的生成是進化而來的,進化的推動是由量變產生質變。例如,颱風的生成一開始只是一個小水氣,接著有其它的小水氣加入,越來越多的水氣加入之後,它們釀成強颱。人類的時代精神中的這一小水氣,可能是偶然、意外、努力或革命而生成。一旦生成,必須接受適者生存的挑戰,挑戰成功者,就是發明者或創新者。以iphone設計為例,它掌握到手機設計的時代精神﹣﹣人手一機,人人要用得很順手。iphone的誕生,它不是習見手機的再現,而是它掌握了時代精神﹣﹣創造一個手機的使用平台,iphone的創始人 steve jobs就成為創新者。
就商業設計而言,設計師應掌握何種時代精神呢?Norman在Emotion Design一書提供的見解或許有所助益,它認為設計有三個層次:visceral(感官的) 、behaviorial(行為的)及reflective(情感的)。例如,以網站的首頁為例,第一層次是感官的,能引人注意,看起來很對味。第二層次是要去吸收資訊的方面,例如,先讀大標題,次標題、重點訊息以及互動按鈕的位置安排與形色設計等。第三層次是要使觀看者能起特殊的情感共鳴,例如,它是青春年少的、懷舊的、或時尚的。
掌握時代精神是很重要的,人類學家認為人必須向比自己年少七歲的世代學習,原因何在,因為每差七歲,就有明顯的時代精神的差異。就此而言,時代精神不容易掌握,所以,用心觀察及體驗成為重要的課題,劉勰在《文心雕龍》所說的「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知音」當可為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