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餐飲文化體驗

目標
實際光顧一家具文化特色的餐廳,並記錄、析論其文化與設計

方法
  • 二人一組。
  • 第一周 (12/02) /(課堂) 上網或從口碑初選三家,比較並擇其一為參訪及體驗之對象。
  • 第二周 (12/09) /(田野) 初訪該對象之負責人或設計師。
  • 第三周 (12/16) /(田野) 實際體驗,並記錄整理出該對象的資料如下
    1. 文化的大面向
    2. 食的文化
    3. 空間文化
    4. 服務文化
    5. 識別文化
    6. 行銷文化
  • 第四周 (12/23) /(田野) 整理將上述的的資料貼到部落格。
  • 第五周 (12/30) /(課堂) 提報,提報內容格式如下:
    • 平面稿八頁,A4大小
    • 網站首頁設計及內頁三頁。
建議閱讀
  1. 嚴長壽,我所看見的未來。台北:天下文化。2008年03月31日。
  2.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風格者,2005年07月30日。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文化符號探索

目標
探索我們生活週遭的文化符號,並進行可能的轉化(transformation)

方法
從生活週遭探索一個你感到興趣的文化符號,描述其可能的歷史演進脈絡,並轉化出一設計 。

提報
11月11日

建議閱讀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紅樓夢的居家設計舉隅

《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小說的經典,原因是它包羅著無處的文化精華,其中之一是園林設計,即大觀園的設計有山有水、樓台亭榭。而園內各院會因主人而有不同的格局配置。以下從第四十、四十一回中摘錄瀟湘館秋爽齋、蘅蕪苑及怡紅院的陳設文化,以一窺居室如屋主之妙趣。

瀟湘館 (黛玉)
......先到了瀟湘館.一進門,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

秋爽齋 (探春)
......至探春房中,只見他娘兒們正說笑。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云:
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 
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著小錘。

蘅蕪苑 (寶釵)
......一同進了蘅蕪苑,只覺異香撲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蒼翠,都結了實,似珊瑚豆一般,累垂可愛。及進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怡紅院 (寶玉)
......忽見一帶竹籬,劉姥姥心中自忖道:「這裏也有扁豆架子。」一面想,一面順著花障走了來,得了一個月洞門進去。只見迎面忽有一帶水池,只有七八尺寬,石頭砌岸,裏面碧瀏清水流往那邊去了,上面有一塊白石橫架在上面。劉姥姥便度石過去,順著石子甬路走去,轉了兩個彎子,只見有一房門。於是進了房門,只見迎面一個女孩兒,滿面含笑迎了出來。劉姥姥忙笑道:「姑娘們把我丟下來了,要我碰頭碰到這裏來。」說了,只覺那女孩兒不答。劉姥姥便趕來拉他的手,「咕咚」一聲,便撞到板壁上,把頭碰的生疼。細瞧了一瞧,原來是一幅畫兒。

劉姥姥自忖道:「原來畫兒有這樣活凸出來的。」一面想,一面看,一面又用手摸去,卻是一色平的,點頭嘆了兩聲。一轉身方得了一個小門,門上掛著蔥綠撒花軟簾。劉姥姥掀簾進去,抬頭一看,只見四面牆壁玲瓏剔透,琴劍瓶爐皆貼在牆上,錦籠紗罩,金彩珠光,連地下踩的磚,皆是碧綠鑿花,竟越發把眼花了,找門出去,那裏有門﹖左一架書,右一架屏。剛從屏後得了一門轉去,只見他親家母也從外面迎了進來。劉姥姥詫異,忙問道:「你想是見我這幾日沒家去,虧你找我來。那一位姑娘帶你進來的﹖」他親家只是笑,不還言。劉姥姥笑道:「你好沒見世面,見這園裏的花好,你就沒死活戴了一頭。」他親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常聽大富貴人家有一種穿衣鏡,這別是我在鏡子裏頭呢罷。」說畢伸手一摸,再細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將鏡子嵌在中間。因說:「這已經攔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說,一面只管用手摸。這鏡子原是西洋機括,可以開合。不意劉姥姥亂摸之間,其力巧合,便撞開消息,掩過鏡子,露出門來。劉姥姥又驚又喜,邁步出來,忽見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帳。

問題
  1. 在參訪陳義郎及宮重文的工作室及生活空間後,請以圖文並茂方式鉤勒出你的生活 (工作) 空間文化?

同學名單2008

文字與意義

「文化」二字就有「文」。「字」是由文所孳生的。論文化,其顯性元素中不可少的項目之一是文字。文字是一種符號,目的是要指涉到所對應的對象,這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當文字在使用時,它不會是單獨的存有,它必然會有它使用的胳絡,文字與脈絡結合,才可以完成文所要表達的意義,意義可能是為了傳播、裝飾或趨吉避凶。

傳達
文字的最基本意義是要傳播,像一般建築物的「逃生門」三個字,其主要目的對懂中文的人都不成問題,這三個字成完成了傳達緊急逃難出口之所在。

裝飾

從裝飾的觀點,字的造形美不美,就成為很重要的因素。像圖1.所示的「橋」字,其空間結構呈現非對稱性之美。
圖1. 橋字的書法可以當畫看

字的使用,能夠是一群字的組合,但配合構圖、大小及明暗,產生美感訴求及訊息傳遞,成為好的設計如圖2,係巧克力的盒裝設計。

圖2. 字群經由群組、大小及明暗等變化,構成美感訴求。

此外,字的使用或設計必須考慮到其脈絡意義(contextual meaning),像該字所具備的內蘊意義是很重要的,像「橋」的原始意義就是把一個不連續的空間連結起來。像是人類為了渡河,所以建板橋。但有了汽車後,為了過馬路,所以有天橋。
「橋」所衍伸的概念是cross the border(跨越界限),此處的界限可以是物理,也可以是心理、文化、學門或宗教等。
從學門的觀點,那是跨領域的,學設計的可以跨到經濟學,所以有美學的經濟。

文字在設計上要能突破,須找到可行的轉換方法 (transformation),這包括合組、替代法等。援例如下:

文字的動畫設計
要將文字切入文化與設計的領域,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探該字的起源之後,經由漸變轉換結合科技來完成。
以下動畫是從「泰」字轉換到卦象地天泰,即上卦三個陰爻與下卦三個陽爻,再轉換為一個現代的標誌。
「泰」的動畫

文字與聲音

中文六法中,形聲隨著字的演進變得越來越重要。事實上許多字是象形結合聲音的,例如,十二生肖中的每一生肖文字都與該生肖的叫聲結合的,像鼠之音形與該生肖的叫聲和造形相符的。
中文如此,外文也有用到形聲的,如可口可樂(Coca Cola),它是人狂飲液體時喉嚨發出的聲音。
由於文字的音不是一對一,而是可以一對多的,例如,一、伊、醫、倚、......唸起同音,write, right也是同音。
利用相同音而不同字,就可產生諧音,可產生雙義。最明顯的例子是《紅樓夢》中的許許多人名,都是用到諧音,像十二金釵中的元春、迎春、探春及惜春之「元迎探惜」,就是「原應嘆息」的諧音。而賈寶玉的「」就是「」,甄士隱就是「真事隱」。
由於諧音的應用,使得整部紅樓夢可以呈現一種「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亦無」的高妙境界。
諧音在設計上的應用,比比皆是,茲援例如下:
  • 4u→for you
  • ez→easy
  • How do you do好肚有度 (餐館的招牌)
  • 橘梨柿→吉利市 (東勢農會的品牌)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文字與設計

文字是重要的文化元素,設計與文字搭上關係的比重很高,尤其在傳播訊息方面。
任何文字都會涉及形、音、義三個要素。形是視覺的、音是聽覺的、義是認知的。以下就以這三個分類來探討。

就形而言,中國有書畫同源的論述,可見古代的中國人之造字是跟做畫雷同的。
許慎在《說文解字》談到中文之造字有六法,第一項是象形。象形者,像形也。採用象形,對於自然物中容易區辨的對象,在訊息編碼及解碼間,最具效率。
但宇宙萬象,並非全然具象,所以要用到其他的五法,這五法所用到的字形之建構方式,有的是援用它字的,有的是約定俗成的。

文字在設計上要能突破,須找到可行的轉換方法 (transformation),這包括分合組、替代法等。援例如下:

偉大的轉換--倉頡輸入法
將文字納入設計的面向來思考,就得提到朱邦復的「倉頡輸入法」。他將中文結構分成以下五大類:
  • 哲學類:日、月、金、木、水、火、土。
  • 筆畫類:竹、戈、十、大、中、一、弓。
  • 人身類:人、心、手、口。
  • 部首類:尸、廿、山、女、田、卜。
  • 難字類:像齊字是由卜結合難字而成。
然後,再設定規則讓每個字至多只要五碼即可造成。

陳義郎的文字獸
陳義郎的文字獸作品,是設計與文化的重要範例,它將文字從傳統的書寫轉換為許多圖像的組合,再將該圖像轉化為木雕,再由木雕轉化為不锈鋼。


▲「萬」字轉化為眾圖像的組合

▲「萬」字的最終轉化為不锈鋼雕塑品。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參考書目

建議閱讀
  1. 覃冠豪(2014),文化創意淘金熱:The Fifth Innovation。台北:上奇資訊(上奇時代)。
  2. 花建 (2006),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帝國文化。
  3.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台北:先覺。
  4. 楊裕富 (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台北:亞太圖書。
  5. 袁千雯、張茵惠、林育如、陳宗盈譯 (2004),Dominic Strinati原著,通俗文化理論,台北:韋伯。
  6. 龔永慧譯者,Tim Dant原著(2009),物質文化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台北:書林。
  7.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第二版。台北:揚智。
  8. 施百俊(2009),美學經濟密碼。台北:商周出版。
  9. 詹偉雄 (2005),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風格者。
  10. 張小海、尹甯寧譯 (2005),Brooks Peterson/著,文化智商。台北:良品文化。
  11.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4),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出版。
  12. 漢寶德 (2004),漢寶德談美。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3. 馮久玲 (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
  14. 嚴長壽 (2008),我所看見的未來。台北:天下文化。
  15. 漢寶德,張振益等 (1999),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台北:雄獅美術。
  16. 姜一涵 (2005),易經美學十二講。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17. 閻蕙群、陳俐雯譯 (2004),Virginia Postrel原著,風格 美感 經濟學:美感是生活必需,風格是銷售必要。台北:商智。
  18. 李向慈,洪佼宜譯 (2003),人類的演化:基因、文化與人類的未來,Paul R. Ehrlich原著。台北:貓頭鷹。
  19. 王宏源 (1997),漢字形體源流。台北:文津。
  20. 周華慶 (1997),語言文化學。台北:生智。
  21. 朱侃如譯 (1997),Joseph Campbell原著,神話=The Power of Myth。臺北:立緒。
  22. 賴盈滿/譯 (2005),Karen Armstrong原著,神話簡史。台北:大塊文化。
  23. 王偉、劉國鵬譯 (2004),H. W. Von Loon原著,聖經的故事。台中:好讀。
  24. 陳天水 (1988),中國古代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陳德中譯,(2004),Gustav Schwab原著,希臘神話的故事。台中:好讀。
  26. Don Slater (1997),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UK: Polity Press.
  27. Nicholas Mirzoeff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28. Dick Hebdige (2003),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Routledge.
  29. John Fiske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30. Mike Featherstone (1998),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Sage Pubns.
網站

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

跨文化設計

不同族群的人會有不同的文化是眾所皆知的,這些文化差異有時是衝突的淵藪如回教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兵戎相向,但有時是新創意的泉源,如梵谷的《星夜》中的渦卷圖案即被認為參考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1829。

▲梵谷的《星夜》,1889。

歷史上,類似像梵谷因葛飾北齋之文化而有新創風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攝影大師郎鏡山把西洋的暗房技法與中國的山水畫法結合,形塑其獨特的風格。這些例子可以稱之跨文化創新。當創新的對像是設計時就是跨文化設計。
跨文化創新必然存在兩個要素,其一是差異(difference),其二是轉化(transformation)。因差異,所以才會引起注意,由注意產生興趣,由興趣而模仿,由模仿而轉化。
面對全球化的大趨勢,訊息的傳送亦必全球化,於是跨文化設計的需求會曰益殷切,如何在不同文化中異中求同是一項挑戰,換言之,這項挑戰是要將異國元素內化,並轉化以產生獨特的風格、美感的物件等,一如印度的佛經要經由翻譯再與中國的文化結合而有中國的禪學。香港的設計師石漢瑞先生認為克服這項挑戰的基本哲理之一是太極,即陰與陽雖相異而共存。依此觀點,若陰為異國文化元素,則陽為本國文化元素,跨文化設計就是讓兩種文化元素共存,如下圖。共存的方法可分戰略與戰術兩部份,戰策的部份是找出共同的意義,戰術的部份則因個案而不同,包括局部替代、重疊等。但最高的戰術應是像畢卡索所說的「好的藝術家是模仿別人的作品,偉大的藝術家取別人作品的精髓。(A mediocre artist borrows, a great artist steals.)」

▲圖片來源:同參考書目P.16及P.36。
參考書目:
  • Henry Steiner and Ken Haas, Cross-Cultural Design,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51889.